你的位置:半岛新家园地税小区北入口人行门 > 新闻动态 >
发布日期:2025-04-16 03:11 点击次数:127
《资治通鉴》第四卷 周纪四
【原文】
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功。蔺相如素贱人,徒以口舌而位居我上,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之,不肯与会;每朝,常称病,不欲争列。出而望见,辄引车避匿。其舍人皆以为耻。相如曰:“子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先国家之急而后私雠也!”廉颇闻之,肉袒负荆至门谢罪,遂为刎颈之交。
【译文】
廉颇不满地说:“我作为赵国大将,有攻城野战之功,蔺相如原不过是下层小民,只以能说善辩而位居我之上,我实在感到羞耻,忍不下这口气!”便宣称:“我遇到蔺相如,一定要羞辱他一番!”
蔺相如听说后,不愿意和他遇见。每逢上朝,常常称病,不和廉颇去争排列顺序。出门在外,远远望见廉颇的车驾,便令自己的车回避。蔺相如的门客下属都感到十分羞耻。蔺相如对他们说:“你们看廉将军的威严比得上秦王吗?”回答都说:“比不上。”
展开剩余89%蔺相如说:“面对秦王那么大的威势,我都敢在他的朝廷上叱责他,羞辱他的群臣,我虽然无能,难道单单怕廉将军吗!我是考虑到:强暴的秦国之所以还不敢大举进犯赵国,就是因为我和廉将军在。我们两虎相争,必有一伤。我所以避让,是先考虑到国家的利益而后才去想个人的私怨啊!”廉颇听说了这番话十分惭愧,便赤裸着上身到蔺相如府上来负荆请罪,两人从此结为生死之交。
【材料解析】
初中课本,有一个饶有趣味的成语故事——负荆请罪,讲述的是蔺相如和廉颇两位风云人物之间的博弈。
我将其看作 “高手如何避免与他人发生正面冲突” 的典型范例。
蔺相如原本是宦者令缪贤的门客,为人极其聪慧。有一次,繆贤犯错想逃亡燕国避难,蔺相如成功帮他解围。
经繆贤推荐,蔺相如作为赵国外交负责人,代表赵国与秦国交涉。其中,完璧归赵、渑池会盟等典故都有他的身影。赵王见蔺相如每次都能出色完成任务,特别欣赏他的才华,于是将其从门客级别一直提到上卿级别(宰相段位),位在廉颇之上。
廉颇见状,心里非常不爽,自己在战场拼死拼活几十年,还不如一介书生动动嘴皮。为了发泄心中的不满情绪,廉颇虽然不敢跟赵王发牢骚,但是他可以给蔺相如使点绊子:
“我见相如,必辱之!”
正常人,面对他人的公然调谑,可以借题发挥,来达到自己想要的目的:
第一、蔺相如所拥有的待遇,都是靠自己的真本事获得的,没有哪一项是靠利益输送或走后门得来。既然有人敢主动找上门挑事,那正好可以让他下不来台。
第二、新官上任三把火,从基层爬上来的蔺相如,他没有任何根基和人脉,这时候正需要抓典型来树立自己的威信。
第三、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的战争极其频繁,国家对军人非常重视。廉颇指挥作战很有天赋,为赵国打了不少胜仗。时间长了,他会养成横着走的习惯,赵国群臣多少会对他有意见,但都敢怒不敢言,尤其是文官集团。蔺相如若借机杀杀廉颇的威风,定能获得一波人的好感与支持。
借题发挥,主动与挑事者发生正面冲突,这对蔺相如来说是百利无一害的机遇。
仿佛自己什么损失都没有,反而巧借他人的无知树立自己的威信。从此之后,蔺相如就可以压廉颇一头,成为赵国当之无愧的二把手。
听说,廉颇扬言要跟新领导干起来,当时赵国整个领导班子都不禁‘怦然心动’。
站在廉颇那方的武官集团,很多不嫌事大的都开始怂恿廉颇:一定要给新领导一个下马威,否则的话将来就会被他拿捏。另一方,连蔺相如的门客都鼓励他,希望他借机给廉颇一点颜色,否则传出去还以为怕他。
没想到,蔺相如一口拒绝,而且无比坚定,毫不犹豫。
不但拒绝,而且还给怂恿他的门客一顿数落,大致意思是:
“子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顾吾念之,强秦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先国家之急而后私雠也!”
蔺相如这顿数落,斥破了人心中那颗脆弱的自尊心:一旦遇到误会或被人调谑,就要想办法与他人一争高下。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维护那所谓的自尊心上,这种处世格局,就算再活一百年也难活得通透。好勇斗狠是动物的本能,人不能一直不进化。
然而,研读这段历史,还要读得更深一点。
蔺相如果断拒绝与廉颇发生冲突,连自己的门客都挨骂了,这只是“不想争斗”那么简单吗?
廉颇主动调谑,对新领导来说,属于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为什么不拿来借题发挥?
蔺相如到底在想什么,为什么不能像个普通老百姓一样去维护自的利益和地位?
从最明显、最浅显的道理说起:和廉颇的命运共同体关系,绝对不能出现裂痕。
在赵国,蔺相如和廉颇,一文一武,文臣武将关系融洽是一个组织集团稳定的根本。
他们之间的关系融洽与否对赵国至关重要,历史上还有许多类似的事例,同样能说明文臣武将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公元前225年,王翦率领60万大军前往楚国,经过一年时间的等待才发起攻击,最后俘获楚王负刍,彻底消灭楚国,为秦国统一中原迈进一大步。
在这一年期间内,王翦只是让士兵吃喝玩乐,不做任何事情。这种情况,不仅在考验秦始皇的耐心,而且也在考验丞相李斯的为人。如果李斯与王翦关系很僵,那么李斯总有办法离间王翦和始皇帝的关系,甚至有办法让王翦身败名裂。
正因为李斯知道他和王翦是利益共同体,所以每当始皇帝开始猜忌王翦等出征将领时,李斯都及时在背后帮助他们,避免因被领导猜忌而夺权。
王翦等武将为始皇帝统一六国做贡献,间接衬托李斯背后协助的功劳,二者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文武双方构建一个稳定的政治生态系统,这样不仅符合王翦等武将集团的最大利益,也符合李斯等文官集团的最大利益。相反,文官代表郭开与武将廉颇、李牧等人的关系就很糟糕。最后的结果是,武将廉颇被文官赶跑、李牧被郭开弄死,秦国把赵国消灭,文官郭开也被杀掉。
如今,廉颇心里不平衡,他想出来搞事情,给蔺相如抛出一个诱饵,蔺相如就借题发挥?
一旦借题发挥,蔺相如与廉颇之间的关系就会闹僵,甚至到水火不容的地步。廉颇是武将,性子直,为人又比较强势,他一定会想办法把蔺相如这个乡巴佬斗下去。而蔺相如是文官,为人机智,能从底层爬上来,绝非等闲之辈,他也不会轻易被廉颇拿捏。
这么一斗势必严重破坏赵国的政治生态平衡:文官和武官开始站队,大家为了维护本集团的利益不惜与对方斗法。
更严重的是,这会向赵国朝堂乃至各诸侯国释放危险信号:一旦将相矛盾公开化,内部嫌隙就会给秦国以可乘之机。
再往下说,蔺相如一定还会明白一点:
非原则性的问题,不必主动纠缠。
既然有怀揣兼济天下的雄心和志气,就不会在细微得失上纠缠不清,更不会把自己降格为目光短浅、斤斤计较的市井之徒。
蔺相如之所以能从一个普通门客爬到宰相之位,除了聪明才智外,更主要的原因是他有敢为天下先的胆量。为了维护国家的尊严,不惜跟强大的秦国国君针锋相对。他连自己的命都不怕丢,还怕被人羞辱丢了脸面吗?
所以,对蔺相如来说,只要不触及国家根本、不损害国家尊严,其他的都可以退让,个人荣辱又算得了什么呢?
而一旦与廉颇发生正面冲突,从人设角度来看,这等于向所有人展示自己的真实面目:一个穷小子为了上台不惜拿命赌一把,上台之后斤斤计较是他的本性。从政治角度来看,将相矛盾公开化,将会被他国视为赵国统治阶层分裂的开端,然后开始动赵国的念头,从而危及赵国安危。
听到一句无关痛痒的调谑,就要跟别人拼命。日后,被人误解了要不要拼?蔺相如的爵位被赵王夺了,他要不要跟赵王拼?被小人陷害,把他赶走了,蔺相如要不要联合其他国家跟赵国拼?
在什么情况下,蔺相如才会拼命?简单的两点:一、赵国的尊严被其他国家践踏;二、赵王的利益和人身安全受到威胁。其他的,能退让就退让一下。
事实上,这里还触及一个根本问题,也是蔺相如最要捍卫的:
蔺相如的最核心竞争力到底是什么?
就是对国家尊严和领土完整的维护,以及对价值观的话语权。
这才是最贵重的金蛋,食物链的最上游。
谁维护国家主权和君主的尊严,谁一定会获得老百姓的爱戴及君主的认可;谁秉持正确的价值观,有勇气在强国面前据理力争,谁就能影响一代又一代人。
相比之下,别的都是些鸡毛蒜皮,狗零狗碎。
蔺相如不与廉颇发生正面冲突而是选择退让,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化被动为主动。作为新上任的领导,与廉颇这种老江湖相比,在武力和言论上显然是处于劣势的。与其在劣势上与对方拼命,倒不如退而求其次,在道德和格局上与对方比高下。
你要跟我比武力、学斗嘴,我就偏不入你的圈套。你最在意什么,我就来什么。你廉颇不是最在意尊严和脸面吗,我就跟你比格局:我之所以不跟你计较,是把国家放在首位,个人荣辱放其次。
廉颇听到蔺相如释放的信号,结果不仅没继续羞辱到对方,反而还被对方架在火上烤。继续羞辱对方显得自己格局小,不羞辱又自己打自己的脸,让他两头都难。
廉颇这个人本性是不坏的,他一生都在为国为民操劳,所以当蔺相如把格局上升到国家层面时,他顿时感到无地自容,然后转头向蔺相如负荆请罪。
话又说回来,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格局和眼光。格局和眼光不同,处理问题的方式也就不一样。弱小的人,他随时都可以用自己的核心价值来兑现现实中的蝇头小利利益或自尊心。而强者不行,他不局限于眼前那点鸡零狗碎之事。
蔺相如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有胸怀,有格局。哪怕被人调谑和羞辱,他都满不在乎,心中只有国家和人民。所以说,他是强者,但廉颇也不一定是弱者,只是他做事易冲动罢了。
公众号【鉴史悟道】,通过历史故事的分解,学习古人的智慧。在人生道路上,不迷茫,不气馁,找到自己的人生定位和优势,了解社会潜规则,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分享学校不教、书里不写的知识学问!
懂点人情世故,分享不为人知的人际关系!
关注公众号【鉴史悟道】,免费赠送《如何成为领导心腹》《绝密人性天书》等干货。
发布于:浙江省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